活出無偽的生活
(奧普提納諸聖長老教言集,共680則,不斷增加中)
得救之道(續)
601. 你若以任何方式向人表現憐憫,你必將獲得憐憫。你若與受苦之人一同受苦(這似乎不是什麼偉大的事),你將被列入殉道者的行列。你若寬恕冒犯你的人,你不但會得到所有罪過的赦免,更將成為天父的女兒。你若發自內心地為你的救恩祈禱,即使只是片刻,你必將得救。你若不譴責罪人,你將因此獲得救恩。你若在天主面前因良心所感的罪而自責,你將因此而成義。你若在天主面前承認你的罪過,你將獲得寬恕和賞報。你若為你的罪憂傷、痛悔、哭泣或嘆息,那麼你的嘆息在祂面前絕不隱藏,因為聖西默盎說,即使一滴眼淚,甚至一滴眼淚的一部分,都無法瞞過祂。
──聖梅瑟長老
602. 主關心你靈魂的救贖,遠超乎你的想像。你若以謙卑和希望歸向祂,即使只做看似微小之事,祂也必拯救你。主天主極其看重小事,只要是為了祂而做。
──聖梅瑟長老
603. 從今以後,我們當努力不懈,不將基督的道路分裂為不同分支,而要將其整合為一個主幹:以我們的整個靈魂愛慕主,並與眾人保持和平及聖善,不可對任何人存有愚妄或猜疑之念。
──聖盎博羅削長老
604. 我們的過錯在於:不願使自己的意願順服於全善的天主上智──祂透過種種境遇,向我們指出有益靈魂的道路。相反地,我們卻尋求某種只存在於夢幻中的平安之道,而這道路在塵世實無處可尋。安息並非賜予所有人,唯少數人才能得享,他們詠唱:「願主偕同諸聖,賜予你們安息……」
──聖盎博羅削長老
605. 我們皆陷於困惑:難道不能如此安排自己的退省嗎?而在退省中,我們常思忖:若非這般不便,若非這些境遇,若非那悖逆之人,或許我更能得享安寧;但我們卻忘了煩擾往往源於內心,如惡念滋生。情慾潛伏之處,便是所有不安、爭執、口角與混亂之根源。願那降世拯救罪人者征服這一切──只要我們渴慕悔改,甘願謙卑順服。
──聖盎博羅削長老
606. 成全之德常受到各種憂苦、誘惑、阻礙的敵對,尤為甚者,它更受到由我們救恩的敵人所煽動之人的攻訐。敵人意圖阻撓善念,更將對天主僕人的仇恨灌注入世俗之人的心中。
──聖尼康長老
607. 不要沉溺於憂苦,不要追求高超的恩賜,卻要謙卑自處:「在床榻上,為你們心中所思所想的而感到痛悔」(詠4:5)。當為你的缺陷自責,這勝過伴隨著自負的崇高進步。只要我們仍處於這一征戰中,既不可妄自尊大,亦不可絕望喪志。
──聖瑪加略長老
608. 諸位神聖睿智的教父教導我們:常自責己過,於一切不如意境遇中歸咎自身而非他人,方為上策。如此我們將尋得安息與屬靈平安,並持守通往救恩的正道。
──聖盎博羅削長老
喜樂
609. 常常憶念天主自有喜樂,正如經上所寫的:「我想起天主,便歡喜快樂」(詠76:4)。
──聖安當長老
610. 我們凡事當以感恩為始。對你所處境遇感到滿足,乃是喜樂之源。
──聖盎博羅削
易怒
611. 易怒,或我們三分靈魂中的憤怒部分,並非為向近人發怒而賜予,而是為對抗罪惡而有的熱忱。當我們向近人發怒時,我們的行為是違反本性的。易怒在我們內如此強烈,皆因驕傲之故。
──聖瑪加略長老
612. 易怒向我們顯明內在的傾向,我們必須以自責、忍耐、愛心來克服這些傾向,不計較近人的軟弱,也不定他人的罪。然而有時我們會受到冒犯,這當然並非沒有天主上智的安排,為要顯明我們的軟弱,並賜予治癒的方法:奮鬥、抵抗與謙卑。
──聖瑪加略長老
613. 為對抗易怒,我們有忍耐、自責,以及默想基督苦難這三樣武器。
──聖瑪加略長老
614. 你們必須竭盡全力克制自己,以免養成動輒發怒的惡習。這難以忍受的惡行在自己身上不易察覺,在他人身上卻顯而易見,那些無故發怒的人實堪受地獄之火。
──聖安當長老
615. 一旦察覺自己有任何怒意,就當堅定地說:「上主,求祢垂憐。」藉著祈禱,我們得以從一切污穢中淨化。
──聖奈克塔里長老
屬靈明悟
616. 我們不該自我陶醉,自以為比他人優越,反倒該視自己為眾人中最末位的;這才是屬靈明悟與屬靈教導的真諦。
──聖瑪加略長老
617. 要循序漸進,不可自恃,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要棄絕己意,如此主才會賜予你真實的明悟。
──聖瑪加略長老
618. 可悲的是,如今人們談論、書寫信仰之事如此輕率,不是為了建設,反而是為了播種疑惑。感官之樂已掌控人心,年輕一代更傾向放縱自由、不願約束感官,任憑自己晦暗的思想肆意奔馳。
──聖瑪加略長老
619. 懷著謙卑的心靈方能蒙主悅納,驕傲的心靈必遭棄絕。
──聖瑪加略長老
心不在焉
620. 要逐步訓練自己不再如此心不在焉。為此,當專心聆聽並領會經文與聖詠的涵義。更要時常默想死亡、天主審判與永罰。不要放縱你的眼目,多注視聖像;觀看世人對你的靈魂有害。
──聖若瑟長老
明辨
621. 真正的明悟,或稱明辨,是藉著謙卑而獲得的,而謙卑則來自憂苦。大馬士革的聖伯多祿說:逃避憂苦的人,就是逃避自己的救恩。
──聖瑪加略長老
父母
622. 孝敬父母的人,他的罪過得以潔淨;孝敬父母的人,必能享受自己子女的孝敬;當他祈禱時,他的祈禱必蒙垂聽。你要孝敬父母,好使他的祝福臨於你。孩子啊,要在父母年老時扶助他們;即使他們因年邁而有些糊塗,也切莫輕視他們或竭力責備他們,因為父母的祈禱不會被天主遺忘;不要批評你的父母。
──聖萊奧尼德長老
抱怨
623. 天主容忍人的一切罪過,但祂絕不讓抱怨者逃脫懲罰。
──聖瑪加略長老
624. 要警惕抱怨和怯懦,它們只會加劇並增添憂苦。
──聖瑪加略長老
625. 對天主的抱怨,多發生在傲慢或愚昧的人身上。
──聖安當長老
626. 務要格外謹防抱怨,無論是針對何人。抱怨比其他任何事都更為惡劣且有害。時常將一切過失歸咎於己而非他人,才是更有益且平安的。你必須特別警惕抱怨上主的眷顧──祂藉由天主之母為我們的靈魂安排一切美善與有益之事。然而由於我們的怯懦,往往愚昧地感到煩擾,並為那些為我們靈性益處而安排的事物無謂地憂傷。
──聖盎博羅削長老
627. 主所眷顧的是誰呢?唯有溫良與靜默之人……上主,願祢的旨意承行於我這罪人身上。安息是為來世所許諾的,而此世乃是勞苦與試煉。忍耐的人是有福的。
──聖梅瑟長老
628. 凡臨於我們身上的事,無一不是出於天主的允許,正如義人約伯所言:「上主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讚美!」(約1:21)因此我們當效法他,忍受生活中的不順,克制自己不去抱怨,也不說:「為何如此,而非那般?」
──聖安當長老
引導
629. 當我們絲毫不信任自己,並割捨己意與己見,將它們託付於那些能引導我們的人時,謙卑就生於真實的服從與捨棄自我中心的念頭。
──聖瑪加略長老
630. 若無人滋養或引導你的靈魂,你便該閱讀書籍並從中汲取養分,同時懇求天主的助佑。
──聖瑪加略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