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外
拜占庭克修教父(三)

拜占庭克修教父
格奧爾基•弗洛羅夫斯基 著
緣懷 譯
三、聖安當與獨修
修道運動發展於四世紀初,儘管修道主義的基本組成部分在教會最初的生活中就可以找到。甚至在第四世紀之前,個別隱士就離開了城市。在德西烏皇帝在位時期(249-251年),他們為了躲避教難,把被迫的逃亡變成了甘願的「受磨難」──屬靈的鬥爭。他們在曠野中游蕩,住在洞穴和懸崖上。即使在城市裡,許多人也過著寡言少語、離群索居的生活──這就是亞歷山大里亞的克肋孟的「靈智」理想。無論如何,貞女的團體很早就出現了,這在聖美鐸第的《宴飲篇》(又名《十位貞女的宴飲 ……
《非正教徒》:第四章 罪責、真誠與受騙
不論我們如何談論西方的基督教派,仍有人不接受這樣的說法。他們爭辨說,絕大多數的西方異端信徒都不是有意識而又心甘情願地成為異端信徒的,他們中大部分人對正教一無所知,他們只是異端和歷史環境下的「犧牲品」而已。因此,將神聖的教會法中有關異端者的條文應用於他們身上是不合適的。
羅馬天主教的作家使用「正式的異端」(例如:有意固執於異端)與「實際的異端」(例如:毫不知覺地執守異端)兩個詞,以此表達出其對「責任度」這一概念的牧靈關懷。雖然正教的作家並不常常明確地使用這些詞,但這種區分是合情合理的,並可從聖傳中得到印證。聖西彼廉這樣寫道:
那些因頭腦單純,出於無知而犯有過錯的人應當予以諒解 ……
《拜占庭克修教父》(二)

格奧爾基•弗洛羅夫斯基 著
緣懷 譯
二、對克修主義及修道主義的反對
在新約聖經裡含有強烈的克修主義思潮,在歷史上,教會的最初歲月裡,克修主義就已活躍地發展了起來,包含殉道在內的克修實踐日益擴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簡言之,在效法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命令下──竟然有人起來反對克修主義及修道主義,這確實顯得有些奇怪。反對意見並非始於路德,但是,正是路德使克修主義與修道主義被了徹底拋棄了。推翻這一靈修形式的正是宗教改革,因此,這是一個需要坦誠面對的普世性問題。宗教改革拋棄作為基督徒靈修的可靠形式的克修主義與修道主義,確實是毫 ……
《拜占庭克修教父》(一)

格奧爾基•弗洛羅夫斯基 著
緣懷 譯
一、克修理想與新約
有關宗教改革神學之評論的反省
如果修道的理想就是,藉著祈禱、謙遜、聽命、恒常認識到自己自願或不自願所犯的罪、棄絕此世的價值、貧窮、貞潔、熱愛世人以及天主,並與天主結合,那麽,這樣一種理想是基督宗教的理想嗎?對一些人而言,談起這樣的問題顯得奇特而陌生。但是,基督宗教的歷史,特別是作為宗教改革的結果所産生的新神學態度,迫使人提出這一問題,並要人給出一個嚴肅的回答。如果修道的理想就是達致具有創造性的靈性自由,如果修道理想意識到自由只有在天主聖父 ……